生态环境保护如何助力经济运行整体向好,日前召开的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已经作出定调:做好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,统筹PM2.5与臭氧协同治理,统筹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治理,统筹城市和农村,统筹陆域与海洋,统筹传统污染物与新污染物,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。
2022年年末,中国宝武在2022年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论坛上正式披露了其低碳冶金的最新成果:新疆八钢的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已实现碳减排20%、固体燃料消耗降低30%的效果,且新工艺具有商业化的基础,将于2023年大规模推广。
前不久,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,一组数据令人眼前一亮: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,稳居世界第一;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,保有量占全球一半;与2012年相比,2021年中国能耗强度下降了26.4%,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.4%……一个个数字,彰显“双碳”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,照见我们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迈出的坚实步伐。
当前,能源转型加速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、硅能源、氢能源、可再生能源。
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《天下财经》报道,能源活动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87%,为了实现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的战略目标,国家开发银行日前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间设立总规模为5000亿元的能源领域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专项贷款,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。